首頁 > 新聞中心 > 大勢已去還是蓄勢待發?——中國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市場調研分析
來源:原創
重金屬原義是指比重大于5或者4的金屬(一般來講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屬),包括金、銀、銅、鐵、鉛等,重金屬在人體中累積達到一定程度,會造成慢性中毒。對什么是重金屬,其實目前尚沒有嚴格的統一定義,在環境污染方面所說的重金屬主要是指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元素,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鋅、銅、鈷、鎳、錫等。
水環境中的重金屬存在形態包括溶解態和顆粒態,有研究表明,重金屬通過礦山開采、金屬冶煉、金屬加工及化工生產廢水、化石燃料的燃燒、施用農藥化肥和生活污染源等人為污染源以及地質侵蝕、風化等天然源形式進入水體。
重金屬非常難以被生物降解,相反卻能在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進入人體。重金屬在人體內能和蛋白質及酶等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使它們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累積,造成慢性中毒。
從曾經轟動一時的“日本水俁病”事件,到近幾年國內發生的兒童血鉛中毒,重金屬污染水源導致居民無法用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事件等,水質重金屬污染給大家帶來的經濟、健康損失不計其數。
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是當前水質重金屬污染監控的重要手段,國產和進口的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不斷涌現。為了解國內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的應用現狀、各品牌占有率以及市場前景等內容,儀器信息網特組織了“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市場”調研活動。
基于調研結果,我們了解到,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測量原理呈多元化趨勢,目前有比色法、陽極溶出伏安法、催化極譜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微波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等。其中,基于比色法和陽極溶出伏安法的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相對成熟。
據儀器信息網本次調研結果顯示,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的用戶單位以工業企業居多,在工業企業中,生產不同產品的工業企業使用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的比例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圖1 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使用單位性質分布
圖2 工業企業單位性質分布
2011年,環保部印發《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自此,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市場被引起重視。2011年以后的幾年,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市場相對寂靜,有人認為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市場熱度已然過去,到底是“大勢已去”還是“蓄勢待發”?更多詳情請閱讀:中國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市場調研報告(2017版)
圖3 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購買情況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 蘇ICP備18017005號-1
?2020 蘇州科盛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